2016年贵阳市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简析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贵阳市在转方式、推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上开新局、迈新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破万元
2016年,贵阳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平稳上升,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44元,比上年增加1169元,同比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35元,比上年增加1803元,同比增长8%。随着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速3.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值由2015年的2.28:1缩小为2016年的2.20:1。


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进一步升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贵阳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呈全面增长态势。
城镇方面,从增速来看,医疗保健支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8.5%,达到1271元;其次是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增长14.9%,为466元。从占比来看,食品烟酒、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是占比最大的三项支出,分别为7656元、4772元和3620元,此三项支出占到消费总支出的65.9%。

农村方面,从增速来看,居住支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2%,达到2990元;医疗保健支出增幅最低,同比增长3.2%,为543元。从占比来看,食品烟酒、居住和交通通讯是占比最大的三项支出,分别为3105元、2990元和1607元,此三项支出占到消费总支出的69.7%。

三、城乡居民消费亮点纷呈
1、教育支出成为城乡消费亮点
随着城乡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对自身以及子女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贵阳市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快速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分别达到3620元、1194元,同比分别增长8.5%、13%。尤其是教育消费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分别达到1383元和846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21%。
2、城乡居民生活用品消费齐头并进
生活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使城乡居民家庭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是城乡居民消费共同的增长点。2016年,贵阳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4.2%和14.9%,达到1739元和703元。
在生活用品消费上,城乡居民对家具及室内装饰品、个人用品等具有装饰美容作用的消费热情不断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对家具及室内装饰品的消费分别增长了24.3%和48.5%,对个人用品的消费分别增长了43.3%和56.3%。
在生活服务消费上,居民对提高生活便捷度的需求越来越大,更加乐于购买服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家庭服务支出分别增长了19.9%和7.4%。
3、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健康保健
城镇居民对健康保健的日益重视,推动了医疗保健相关消费的迅速增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1271元,较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高出728元;同比增长18.5%,较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增幅高出15.3个百分点,为八大类消费支出增长最快。具体来看,城镇居民对医疗器具及药品消费比较重视,同比增长了40.4%,达到了人均606元。
4、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居住条件的改善
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居民对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需求进一步提升2016年,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居住条件的改善。在人均居住支出上,贵阳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2990元,同比增长22%,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增幅高出13.3个百分点。在人均住房面积上,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50.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幅高出1.5个百分点。
5、城镇居民网购支出多,农村居民网购增速快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3G、4G技术普及,以及互联网接入率不断提高,网络购物成为城乡居民新宠。2016年,贵阳市城镇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的人均支出达到290元,是农村居民的12.6倍。虽然城镇居民网购支出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但随着贵阳市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网购热情不断提高,网购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6年,贵阳市农村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的人均支出为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7%。
四、几点建议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培育持久消费能力。
一是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增长。落实就业优先计划,推进全民创业行动,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二是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更加关心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从根本上刺激消费,培育持久消费能力。
(二)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
以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大力改善消费物流条件,强化消费引导。积极推进便利消费、热点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促进旅游消费、壮大养老健康消费、稳住住房和汽车等大宗消费、扩大信息消费,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应能力,推动消费可持续发展。
(三)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以“农村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突破物流信息流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促进农村农副产品的销售和各产业协调快速发展,打造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使农村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加速农村市场消费结构升级。
(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层次。
抓住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契机,针对城乡消费的不同群体和特点,积极培育休闲旅游、教育、文化、信息、通信、汽车及住房等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层次,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